截至2008年底,广州市除个别行政村受地理、自然等客观因素制约无法通行客车外,具备安全通行条件的行政村已100%实现通车。从事“村村通客运”的企业共有20 家,投入776车辆,提供21535座位,开行线路213条,较好地改善了农民的出行条件,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遏制了农村非法营运行为。2009年,广州市加大推进和深化农村客运体系建设,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方案,有计划、有步骤地落实各项措施。上半年,广州市农村“村村通客车”工程进一步收到明显成效,不仅“开得通、留得住”,也同步实现了“通得顺、安全通”。
一、加快暂时难以通客车的行政村的基础建设,解决安全通车条件,实现全部“开得通”。
为确保全市所有行政村通客车,广州市交通部门对因受桥梁、道路通行条件制约未通行客车的行政村,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改善其道路通行条件。2008年,花都区赤坭镇莲塘村、门口坑村因渡槽大桥定为危桥不宜通车,目前已新建一座桥梁并开通了赤坭至莲塘的客运班线;番禺区的大刀沙村行政村地处孤岛,建设连接该村的“德怡大桥”在今年初正式动工,预计新桥2010年12月竣工,架桥后可开行客运线路;增城市新塘镇深涌村、十字滘村,因地处河中小岛,无路通车,但渡船到达对岸的行政村已开通客车,基本解决了当地居民出行问题;同时,已基本完成广园快速干线二期十字滘出入口的建设,下半年有关设施完备后可正式开通直达客车。
二、内部挖潜开源节流,外部争取财政补贴,实现全部“留得住”。
一是指导运输企业做好内部成本控制,会同企业研究投入车型小、座位少、油耗低、周转快的中小型客车,使“村村通客车”的经营模式更加符合农村实际,降低企业经营成本。
二是积极争取市、区政府对从事“村村通客车”客运企业给予财政补贴。按照计划,2009年可为企业争取1986.2万元财政补贴。
三、加快农村客运线路网络化建设,优化、完善线网结构,做好农村公路、客运站、亭的建设与管理,调整车型结构和更新车辆,实现全部“通得顺”。
番禺区在已有农村公路建设的基础上,编制了《区农村客运站、亭的建设与管理办法》、《番禺区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实施意见》,计划在2010年前完成全区100人聚居以上自然村通道路工程,投资2亿元修建143公里村道,完成区内公路客运班车公交化改造,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。花都区上半年新增2条农村客运线路,投入8台车,为旗岭至冯村、金碧御水山庄至盘古王公园提供直通客运服务。从化市完成农村公路乡道建设895.5公里,村道建设688.5公里,安排社道建设232公里,新建桥梁已完工12座,完成s355线新沙塱至大尖山14.321公里改造,建设完成64个农村候车亭。增城市制定行政村水泥路养护和管理机制,镇街负责、职能部门按里程进行养护管理补助,定期组织进行路面、路况检查。增城市荔城职业教育园区客运站已完成立项、设计、预算,资金筹措已纳入市财政2009年投融资计划预算。同时,增城市在正果镇推行农村客运车辆区域化经营模式,调整了增城至中新镇新围村的农村客运班线,提高企业经营自主权,扩大农村客运车辆经营范围。